yinnimalang 发布
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覃小禾
今年9月27日是全球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作为全球465所孔子学院之一,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千岛之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也走过了三年多的路程。孔子学院是中国梦中的一座桥,通过教学汉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广交朋友,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几年来,我们努力工作,增进了中印尼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叩开心灵大门
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和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合作于2011年3月成立的。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印尼很多人对中国不了解,甚至有误解,孔子学院开办之初困难重重,当地人甚至不愿称“孔子学院”,以为这跟宗教(印尼有孔教)有关,我们只好把孔子学院翻译成“汉语中心”。玛琅国立大学有关领导也一度对孔子学院的活动加以限制,不许搞汉语教学以外的文化活动,不可到校外活动。
我于2012年5月接任孔院中方院长工作。如何用真诚和行动让当地人了解孔子学院,对孔子学院有正确的认识,成为我到任后的首要任务。
多沟通,诚相待。我们坚持多沟通多解释,不管谈得拢谈不拢都和颜悦色,以诚相待。我们要举办中秋文化活动,对方说要先写报告,写好了英文报告,对方说要写成印尼文,我们耐心按照对方的要求一一做好。活动需预支经费,对方说不行,我们就自己先垫支。对困境不气馁,对为难不生气,我们终于把活动圆满办下来。如跟部门领导有较大分歧,我们就主动约见校长,进一步解释和沟通,尽力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邀访华,亲眼看。印尼人很少到过中国,我们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去看一看。每年我们都邀请和带领校领导和孔院印方院长到中国参加有关会议,我们还分别组织了校长代表团和院系主任代表团到中国访问考察。通过亲身体验,他们都觉得很有收获,逐步对中国有了了解和好感,也逐步理解了孔子学院的工作并给予支持。
先校内,后校外。校方开始对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比较敏感,顾虑较多。我们一方面多沟通解释,一方面先做好校内的活动。2012至2013年,我们组织了中国艺术团到校内演出,邀请了中国老师到校教授中国武术和中国舞蹈,举办中国文化讲座。活动下来,反映热烈,特别是看到当茉莉花的音乐响起,翩翩起舞的是一群印尼姑娘,学校领导十分赞叹,逐渐感受到孔子学院做的是美妙的文化交流工作,与宗教无关。
我们的善意和举动,使学校逐步改变了对孔子学院的态度,各有关部门转而热情支持孔子学院的活动,活动中都能看到校领导的身影,不但当地华文报纸报道孔院的活动,印尼语报纸也纷纷前来采访报道。
打造本科特色
汉语教学是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之一。印尼的汉语教学上世纪下半叶曾中断30多年,汉语人才极其匮乏。玛琅孔院建立之初就把建设汉语本科专业作为主要任务。2011年8月,首届汉语本科专业学生入学,开启了玛琅国立大学第四个外语专业——汉语专业的历史。
建设汉语本科就像白纸画图,该校原先全无汉语教学基础,办汉语本科全靠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为此,我们组织了优秀的中国教师团队,由汉语专业教授和年轻的志愿者教师组成。课程计划经玛琅国立大学专家组修订通过后,我们全面加以实施,在教材配置、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精耕细作,逐步积累经验并形成教学规范。我们视质量为生命,狠抓课程建设和管理,认真钻研每门课程,要求教师编写教学日历,明确内容重点和主要教法,落实训练和作业环节,期中检查,期末总结,正规大学的教学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为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我们教考结合,把中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引入教学体系,制订了各学年汉语教学的“三四五”目标,即一年级达到HSK三级,二年级达到HSK四级,三年级达到HSK五级。目前汉语专业近30门汉语类课程已全部开出,日常教学平稳运行,一个比较符合印尼实际的汉语本科教学体系已初步建立。
在我们老师的培育下,中文系学生努力学习蔚然成风,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成长,令人满意。在玛琅市大学生汉字听写比赛上,我们一年级学生出战,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玛琅市大学生书法比赛中摘取了一等奖桂冠。在东爪哇2014年汉语桥选拔赛上也取得了演讲第一名和才艺第二名的单项好成绩。今年4月,二年级11人报考HSK四级,10人顺利通过。如今,汉语专业已招满四届,学生共150余人,幼苗渐成大树。我们为能给印尼的中文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
飞得更远更高
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是孔子学院的两只轮子。我们两个轮子一起转,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来传递中国声音,推动文化交流,让中印尼友好的翅膀飞得更远更高。
汉语日、文化日、大学生汉语比赛已经成为孔院定期举办的大型活动。2012年11月,我们首办玛琅国立大学汉语日活动和玛琅市大学生汉语比赛。2014年2月,首办玛琅国立大学中国文化日活动。这些定期举办的活动影响越来越大,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转载了玛琅大学生汉语比赛的新闻。玛琅市开办有中文本科专业的普拉维查雅大学和玛中大学每次也都踊跃前来参与活动。
2013年4月,我们组织学生表演的中国舞蹈《茉莉花》,参展孔子学院总部网络春晚节目,荣获三等奖。2014年4月,我们承办了东爪哇大学生汉语桥选拔赛。2014年5月,主办了东爪哇地区首次的本科汉语教学研讨会。
我们开办的《汉风语韵》专栏在印尼的中文报纸《千岛日报》上已经登出三年多了,已出到130多期。该专栏介绍汉语知识,探讨教学问题,深得当地汉语教师和读者的欢迎。2014年5月,我们又创办了中印尼文对照的新闻专刊《茉莉》,让本地师生和民众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孔子学院,了解中国文化。
为培养更多中印尼友好的种子,我们积极拓展双向留学工作。2013年,我们面向印尼各地推荐了50名学生到中国攻读硕士学位和中短期进修,今年截至目前也已推荐了40余名。玛琅国立大学学生到中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去年3人,今年达到11人。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组织中国大学生来印尼留学,去年有4人,今年增至17人,来到玛琅各高校学习印尼语课程。
喜乘全球孔子学院十周年大庆的东风,我们的各项工作将迈开更大步伐。努力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把中国造的汉语本科专业逐步改建为印尼造,将成为我们的一项新的奋斗目标,将主要通过输送优秀毕业生到中国深造来加以实现。为了梦中的汉语桥,我们继续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