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nimalang 发布
4月22-23日,印尼东爪哇地区第15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拔赛在玛琅国立大学举行。来自泗水国立大学、泗水彼得拉基督教大学、玛中大学、布拉维查亚大学和玛琅国立大学五所大学的25名选手参加了激烈的角逐。到场观众超过200人。
舞台背景以粉红色为基调,“汉语桥”三个大字,在象征着飞翔柔美与智慧和谐的中国扇,激励人们立志奋发的吉祥梅花和京剧脸谱、戏曲服饰图案、中国乐器琵琶等中国元素的环绕中显得格外醒目,突出了这次比赛的特色。
选手们需要经过笔试、演讲和才艺比拼来展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无论在汉语演讲还是在中华才艺方面的水平都比往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才艺比赛环节,选手们展示了京剧、黄梅等戏剧品种、武术、古筝、书法、国画、舞蹈等各种才艺,是历届“汉语桥”比赛形式最为丰富的。舞蹈《少年韩信》将现代舞的技巧和古典舞的舞姿以及中国书法巧妙有机地融为一体,独具匠心;《猴拳》将武术动作和耳熟能详的《西游记》音乐合而为一,古筝与舞蹈有机结合……这些编排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给观众奉上了一场耳目一新的文化盛宴。
来自玛中大学林瑞表演的猴拳,将猴子的神态刻画得极为生动,跌、扑、滚、翻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到位,展示了良好的基本功。他初中毕业后就到中国学习武术,他时常用“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鼓励自己,为实现他的“功夫梦”一直坚持。
就读于玛琅国立大学中文系的琳达同学,从小一直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在二年级时获得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到中国学习一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她喜欢上了京剧,并利用课余时间拜师学艺。这次在“汉语桥”舞台上,她的一曲《贵妃醉酒》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她说“我非常高兴在中国找到了我的梦想,在汉语世界里找到了我的梦想,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汉语教师。不管路上吹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我都要竭尽全力地去为我的梦想奋斗。”
来自泗水国立大学的史尔佳说:“我想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我想用汉语开启我的未来之门”,他的话,道出了所有参赛选手的心声。努力学习中文,到中国去深造,了解中国文化,将来成为汉语教师、汉语翻译,搭建中印尼两国相互了解的桥梁,成为中印尼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是参赛选手共同的梦想。
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代表、泗水彼得拉基督教大学教授李秀珍女士在致辞中深切地表达了她对“汉语桥”的感情和对印尼华文教育快速发展的欣慰。她说,东爪哇地区“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这届已经是第十五届了,从第一届她就开始参与了“汉语桥”比赛的工作。她亲眼见证了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参赛选手的汉语水平和中华才艺一年比一年好,这让她感到非常开心。
经过三轮激烈角逐,玛琅国立大学李凡地(Muchamad Afandi)、马单(Muhammad Denny Ramadhan)和沙熙(Sasi Fitriana Dewi)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泗水彼得拉基督教大学的陈芳芳(Siska Indahwati)获得二等奖;最具风采奖为泗水国立大学肖宏(Ainun Faqih)摘取,最佳口才奖以及知识竞赛奖均被玛琅国立大学的苏阳(Dian Surya Paradita)和李健歌(Aricko Prasanjaya)、维迪娅(Rachma Widyaningayu)、琳达(Dzun Nun Septin Renda Rabbany)摘夺。
这是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第三次承办东爪哇地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玛琅孔院院长覃小禾女士表示,孔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