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信息

  • Deprecated function: Methods with the same name as their class will not be constructors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views_display has a deprecated constructor 在 include_once() (行 3469/var/www/yinnimalang.id/includes/bootstrap.inc).
  • Deprecated function: Methods with the same name as their class will not be constructors in a future version of PHP; views_many_to_one_helper has a deprecated constructor 在 require_once() (行 113/var/www/yinnimalang.id/sites/all/modules/ctools/ctools.module).

你在这里

“万隆精神”长驻心,文化交流永在行

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万隆市胜利召开,该会议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成为后来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万隆精神论坛”是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孔子学院创立的国际学术论坛,该论坛创办于2013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在人民心中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2017年5月23-24日,在“一带一路”构想的倡导下,第三届“万隆精神论坛”在万隆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举办。来自印尼、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老挝、泰国8个国家的12所孔子学院的代表以及印尼与中国教育界、文化界、企业界和社会人士、专家、学者150余人会集一堂,共同探讨处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心所在的东南亚国家,如何在契合沿线国家共同需求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该区域内孔子学院办学质量,服务当地社会;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国与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以“合作之纽带,行动之道路”(One Belt of Partnership, One Road in Action)为题,分组议题包括如下:

1、孔子学院与当地社区的有效合作

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之间的合作关系

加强东南亚国家孔子学院之间的合作关系

“一带一路”促进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

会议在印尼民歌小组表演唱的悠扬歌声中拉开序幕,23个身着印尼传统民族服饰的少男少女声情并茂、生动优雅的表演令与会人员瞬间置身热情友好的印尼民族的温情之中。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副校长奥加博士和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邓明立教授、印尼教育部学习实践司司长Paristiyanti、西爪哇省政府秘书长卡尔尼瓦的开幕词无一例外地都在传递“团结、友谊、合作”的和谐信息。

随后,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的学生们表演了以1946年“万隆火海”事件为背景的短剧,短剧不仅展示了万隆人民保卫家园的勇气、付出的代价,也体现了印尼人民追求和平的渴望。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的主题发言追溯了中国与印尼进行人文交流的历史,并对两国人文交流的美好愿景寄以厚望。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Olga Catherina做了题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衔接性》的主题发言,进一步体现了国际合作中“万隆精神”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在两天的分组讨论中,来自马来亚大学孔院的DATUK AZARAEIDRIS院长、印尼全国三语学校协会会长陈友明、印尼国际日报总裁赵金川、玛琅国立大学校长助理Pak Apif教授、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冯光火、新加坡南洋理工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梁秉赋、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廖桂蓉、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LOURDES TANHUE CO NEPOHUCEMO博士、印尼西爪哇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主席刘一江、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新汉学计划博士)菲力、万隆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阎浩然、泰国朱拉隆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韩熙、缅甸东方语言中心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宋一杰等分别做了题为《孔子学院语言教学与文化交流》、《印尼的三语学校与华文教育》、《“一带一路”与印尼文化旅游产业》、《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的创新性》、《孔院建设与民心相通》、《加强东南亚国家孔子学院之间的合作关系》、《谈孔子学院发展的发散性——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从“一带一路”中窥见菲律宾在此项倡议中的关键角色》、《借“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印尼主流社会了解中国,推动印尼华文教育工作》、《印尼与中国社会文化关系的回顾与愿望》、《孔子学院与当地社区的有效合作》、《万隆精神与“一带一路”》、《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教学与文化交流的创新和发展》的发言。

从以上主题不难发现,和平、和谐、友好、团结的国际合作已成为当今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主导方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为之奔走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万隆精神”所点亮的“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团结友善”之火会一直燃烧下去,不断照亮人类社会,在多个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图/文:玛琅孔院  廖桂蓉

 

                                                                全印尼六所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合影留念